“药神”为什么要跑到印度买药?

文/识局小分队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我不是药神》成为了近期的焦点,为什么大家对这部电影这么敏感?

有很多因素,但识局君可以肯定,那句“谁家里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生病吗”一定戳中了你。

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电影原型是有“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之称的陆勇,可他为什么要跑到印度买药?

这问题问的可能有点傻,因为看过没看过的人都知道是因为印度药便宜,但你知道为什么印度买的不贵呢?

 

上周五识局君推了篇张洛鸣的《我们都不该是药神》,文中提到一点是印度《专利法》。

印度被称为“世界药房”,仿制药产业这么发达,背后背后离不开印度政府的强力支持与法律保护。

事实上,1970年以前,印度执行国际通行的化合物专利保护制度,外资药企药物专利受到严格保护,他们掌握了90%的印度药物生产市场,其专利药的占有比更是高达99%,和我们一样,这一价格一度使印度人民无力承担。

为改变这一现状,印度在1970年通过专利法。具体方法是,将药物专利分为产品专利和方法专利,只保护方法专利,这意味着当专利药价格高于民众正常支付水平时,无论该药品的专利保护期是否结束,都允许该种药物被仿制。

甚至在印度平移加入WTO签订《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后,以国民收入低,但是应该享受到前沿药物为由,对药物执行“强制专利许可”。

结果是倒逼正版降价,本土药企迅速崛起。从1970——2010年间,印度通过“特有”的药物专利保护制度,完成了医药产业原始积累。同时还修改《专利法》,将此类药物的仿制药出口到其他没有生产能力的国家和地区,为印度仿制药在全球市场销售打下了基础。

 

除了《专利法》,印度还通过了药品价格管制法案,为指定的大批量应用的原料药及主要制剂指定价格上限,保证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药品。

在1979年、1995年、2002年、2012年等年份,药品价格管制法案多次修改,药厂、流通、零售商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印度的国际化方面做得也比较好。印度的仿制药管理规范,多数按照美国FDA规则执行。印度通过FDA认证的药厂有546家,有2633款药品通过FDA认证。美国也成了印度仿制药的重要出口国,美国市场上40%的仿制药来自印度。

 

从结果看,印度仿制药这一招典型的“劫富济贫”获得了一般民众认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对印度仿制药报以非常高的评价。但辛苦多年的 成果被窃取,大药企们每人能吞下这口气,原研药厂和印度制药企业的博弈也从未停止过。

2006年5月,瑞士诺华把印度政府告上法庭,2014年4月,德里的印度最高法院就这宗长达七年的诉讼作出判决,维护《印度专利法》。这一判决让印度药厂光明正大地生产起了仿制药。

而中国企业在格列卫的药品化合物原始专利2013年到期后,也开始申报生产仿制药,目前国内已经有豪森、正大天晴和石药欧意三家公司的格列卫仿制药上市。

2017年医改大年,国家明确要求289个基药品种必须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未完成的药品将被注销文号。

 

中国仿制药和印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全面展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也是药品自救之战,今年医药市场将完成一次彻底的“清洁大扫除”,必然会加快药品进口替代进程。

但要看到,国家立足点在民生,企业根本立足点却早利益,但没有专利药的创新,何来仿制药的拯救生死,如果打击了原研药厂积极性,从长远来说绝对是杀鸡取卵,根本解决办法还是自立根生,做好原研药开发。

识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