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号文、公平竞争条例等实施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反应、影响及措施

文/识局团队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招商领域发生的沧海桑田似的变化显得有点“猝不及防”,地方政府则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但出现这一变化却又“偶然中带着必然”。根据识局同事和各地政府沟通的感受,目前各个地方政府对政府招商引资领域巨大的变化正处于学习、等待、“彷徨”与“观望”、摸索并逐步执行的状态。目前各地基本上都在部署如下三件事情:

1、组织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24〕28号)精神(下称28号文);

2、研判国务院2024年6月发布的国令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2024年8月1日起正式开始施行)对招商引资的巨大影响;

3、学习三中全会文件中“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的内容。

理论上,以上3条内容如同3个“紧箍咒”,似乎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各种五花八门的优惠政策给来了一个“一刀两断”,彻底堵了优惠政策招商的后路。

现实中,如果说对于上述3条内容中的第1条,部分地区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能会出现2014年的情况——当年《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即“62号文”)要求全面规范清理优惠政策,最后只能“缓期执行”。那么第2条的法律规范和后面三中全会这么严肃的会议再次强调招商纪律,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各地打心底开始意识到招商引资模式需要真真正正彻底变革了,“不会再雷声大雨点小了”。

只不过,接下来该如何走,各地还在默默地观察着,尤其观察周边地区在如何推进。大家唯一的共识是未来发展必须靠苦修内功,再也没有捷径了。

1

部分地方政府的反应

根据接触到的地方政府(县级、区级、市级等)不同层级的反馈来说,基本上目前有如下几种看法(疑问):

(1)关于政策是否会得到严格执行
各地地方政府普遍认为上述三条会在地方得到严格执行,但如何执行尚缺乏明确说法。部分政府认为严格执行的是“涉税部分”,其他诸如房租补贴还将继续存在,甚至有个别地方政府认为未来设备等固定资产补贴等预计也会继续存在;但其他部分政府则认为所有的优惠都将不复存在,不可能再有任何政策支持了。

(2)关于近期地方政府该如何应对
各地都在观望,看看其他大城市怎么做,看看周边城市怎么做。但目前除了上海有了一个内部文件,其他地区几乎尚未有类似的执行细则。但有部分地区已经从之前的“内卷”转向了几乎“躺平”。

(3)关于过去已签的优惠政策该如何处理
关于前期签署的政策是否会“完全一次性中断”还是老的老办法,新的新办法,各地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一刀切,有的认为是新老方法不一样;有的担心一刀切会导致企业可能起诉地方政府,也会导致企业认为当地营商环境不好;有的政府则表示,一般和企业签的协议里面都明确了“不可抗力”或根据法律法规调整,此次调整应该属于不可抗力等类型,无需担心被起诉等情况。

(4)关于未来招商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所有政府都在关心这个问题,除了中长期必须坚持的“产业链招商”“营商环境招商”等方法论外,长三角和珠三角部分地区表示未来估计只剩下“资本招商”(也即基金招商,所谓的大投行思维招商)和“资源(应用场景)招商”了。

2

部分企业家群体的反应

此次三条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对于地方政府是“中考”,但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大考”。

目前很多企业家并不了解上述三条政策的内容,只有部分企业表示听说过这个政策。

在被询问到是否会继续投资时,部分电子信息企业(尤其是智能终端类\LED类企业)表示暂时不投资了,要看看情况再定。上述企业表示已经在6月份之后对接政府,政府都让他们等等,看看政策变化再说。一家企业说“已经感受到了补贴的寒冬”。

部分严重依赖政策支持的行业也表示暂时不投资了,需要观望。但其他行业,企业表示仍然会继续投资,但政府如果真的不给政策,也的确会给企业增加了资金压力。

还有部分企业(属于中型企业)则表示其实全国一盘棋也很好,企业将更好地根据当地地理位置、产业链成熟度、人员招聘便利度以及当地营商环境等作出决策,“比以前投资选址要考虑的问题少多了”。

上述三条政策的实施短期内的确会影响少部分企业投资意向,但从长远来说,是否有影响不得而知。

3

截至到8月5日,地方政府具体措施

目前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观望阶段,尚未出台或采取实质性举措。但在6月份到8月份的招商的确产生了很多影响,部分在谈项目处于暂停状态,部分项目则采取了赶紧签约的模式(部分地区将合同时间予以了提前),部分则留到8月1日以后根据情况看如何签约。

地方政府普遍认为国家层面应该不会再出台具体执行的措施,估计各个省层面或相关市层面会自行有相关政策或措施,或者几乎所有地方政府按照新的政策形成默契,大家都会按照默契来执行。

但也有部分地区开始了新规的执行,但除了某特大城市形成了书面要求外,其他地区尚未有公开的书面要求。

目前可以了解到执行措施如下:

(1)华东某一线城市
据识局团队沟通了解,该城市根据相关部门的意见,采取的是两步走的方法:
1)给高管个税以及企业的返税等立即停止;
2)给企业的租金等其他形式的补贴在2024年12月31日全部停止。当然,该政策执行是因为巡视组在当地专项巡视提出的要求,并非全部是上述三条政策要求下的产物。
(2) 华中某县级市
据识局团队沟通了解,该城市根据相关领导的意见,已经全部终止了与相关企业的谈判,静候新的政策。并且已经做好准备不再给与企业任何政策,但制定了初步的“利好”企业的福利。目前新的“利好包”包括给与企业总产值奖励,给与企业技改奖励,给与企业人才奖励。当地政府认为这类鼓励企业创新的“专项资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3)某地区
据相关政府反馈,某地已经出现给企业的出口奖励已经取消,并要求企业退回之前给与的出口奖励(非出口退税)。同时部分地区要求享受政策的企业要出具拿到的补贴资金第二个月的纳税证明(并且纳税要多于上个月拿到的补贴资金)。

4

三个政策带来的影响分析

政策将会得到严格执行,无一例外

7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要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明确并严格执行财政奖补、税收返还、出让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实施界限,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推动各地招商引资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由副总理撰文并不多见,可见要严格执行。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孟扬表示,《公平竞争条例》着眼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大局,明确了出台有关政策措施的行为规则,划定了红线底线,从源头上防止含有影响市场公平竞争内容的政策措施出台。

所以,无论从上面要求,还是地方具体反应情况来看,目前该政策将会得到史无前例地执行,没有地区例外。(当然比如西藏、广西沿边、新疆沿边等地区有着独特的政策,这些地区里面部分沿边地区有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政策,这些政策是国家赋予给这些地区的,不是地方的自选动作,这些政策不会改变)。

地方招商模式发生巨变

(1)政策优惠成为历史
包括但不限于厂房代建、税收支持、房租补贴、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土地优惠、搬迁补贴、出口补贴、物流补贴、搬迁补贴、人才奖励等,全部成为历史。
(2)基金招商成为核心手段,但风险仍然很大
可以预计基金招商会成为未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方法论。但由于投资失败会导致可能的国有资产流失(会追查主政者和基金管理方的责任),加上地方财政压力很大,很多GP(基金管理方)也不专业,未来这个模式能否在全国各地复制,会不会出现新的基金招商腐败等,值得关注。
(3)资源招商短期内会成为新宠
既然不能给补贴等各类优惠,那么资源招商(应用场景招商)会在短期内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和增长点。资源招商包括但不限于光伏资源招商、风力发电资源招商、智慧城市招商、工程招商以及各类应用场景招商等。这一招商模式是典型的“短平快”,缺点是资源具有稀缺性,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其次即使有,也不是可再生产品,难以可持续性。
(4)可能会导致地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由于未来企业选址没有办法享受政策,企业对外投资会更倾向于到交通便捷,产业基础较好、营商环境较好的地区,而本质上讲,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现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所以这些地区会产业越来越集聚,经济会越来越强。而部分交通不便,几乎没有产业基础的地区招商会相对较难,可能会导致弱者越弱。如此走下去,先进地区凭借优势,招商项目加速聚集,而欠发达地区则招商效果不如人意,由此可能形成区域招商的“马太效应”。所以是不是以后在财政转移角度,多考虑下没有产业基础的地区。
(5)可能导致部分企业选择原地发展或就近发展,不再寻求对外扩张,不再分散布局
很多企业还是要对外投资,但考虑到没有优惠政策,而原先所在地营商环境也不错,产业链生态很齐全,在没有政策的情况下搬迁到其他地区的动力大为减少。识局团队调研了好多企业,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企业表示最多搬到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小城市,其他远距离的搬迁动力已经很小了。
(6)前来投资的企业质量更高了,政府在招商方面更注重精准匹配
对于政府而言,此次政策出台,把一些只盯着政策优惠的企业基本给排除在外了。部分企业因为没有优惠政策的支持,已经反馈说不会再对外投资了。这类企业说句实话,不投资也没关系,反正只靠吃政策而存活的企业不要也罢。上述三条政策等于帮政府筛选出一批优质企业——继续投资的企业基本都是质量不错的企业。所以政府以后不用再“内卷”给各类政策,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说,主要精力更多放在如何获得企业投资信息,如何精准匹配。所以从这点来说,识局这样的精准招商平台会得到更多政府的青睐。

5

识局的建议

识局拟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给出部分意见,但目前的建议只能纸上谈兵。以后我们会根据形势的发展以及实战经验来定期总结。

宏观与中观层面:

  • 真正优化营商环境;
  • 做好产业链培育,做好科技+制造业等创新要素培育;
  • 做好全方位要素保障,要把厂房和写字楼等作为政府(平台公司)提供的公共产品提供给企业,快速让企业入驻;
  • 争取国家层面专项支持。比如争取专项债可以用来建设各类标准化厂房。

微观层面:

  • 短期内做好资源招商;
  • 中期内做好“飞地招商”和基金招商(以投带引);尽量在产业图谱和产业链基础上的大数据招商,有的放矢;
  • 中长期内做好产业链招商;
  • 中长期内,随着美国可能的降息以及美国政局的变化,要紧盯海外企业,预计会有部分外资近期来华(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企业)。

最后的小小建议是,不管您来自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还是经济基础偏弱的地区,委托识局进行市场化招商,精准招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信大改版

你就快找不到识局了…

快来星标 / 置顶「识局」

⭐ 不在信息狂流中错失好内容  ⭐

您可以同步在新华网、搜狐、今日头条、腾讯网、天天快报、和讯等11个知名平台查阅和识局微信同步推出的内容。

更多区域经济、园区经济、产业经济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吧!

zhijujk | 识局

我们是识局团队!
欢迎加入识局君的朋友圈——“识友会”。请先添加识局小秘书个人微信(pujianger),身份信息核实完毕后,小秘书会将符合条件的朋友请进识友会微信群。
读者投稿:content@ishiju.com
申请转载:fanww@ishiju.com或后台留言
广告合作:contact@ishiju.com
招商与园区运营合作:hem@ishiju.com
人才应聘: hr@ishiju.com
业务联系电话
(021) 5036 2007 /17717256956(武主任 )
识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