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识局君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
7月18日,周五。识局董事长孙小林先生作为讲师受邀出席2025年方升中国产业园区培训第十期。
本次培训以 《公平竞争条例实施背景下招商形势、方法论、风险防范策略及案例分析》 为主题,全面解析新竞争环境下的破局之道。
孙小林先生表示,随着政策环境的调整,地方招商模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以税收优惠、土地低价为主的招商策略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基金招商、资源招商等多元化手段。然而,这些新模式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与挑战,可能导致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显现。
同时,部分企业可能选择原地或就近发展,不再寻求对外扩张,这要求政府在招商时更加注重精准匹配,吸引高质量企业。
▼
在面对招商的短期迷茫中,识局可以为大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提供几点解决之道。
宏观/中观层面
1、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提升交通、配套设施,打造综合竞争力强的招商环境。
2、强化系统性招商:招商不仅是招商局的任务,而是全地区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3、存量招商:重视现有企业,以其为核心进行产业链招商,挖掘内部潜力。
4、资源招商:利用光伏、风电等自然资源,以及工程、智慧城市、订单等资源吸引投资。
5、应用场景招商:如无人驾驶测试、低空空域使用等创新场景,吸引高科技企业。
6、资本招商:通过股权投资、供应链金融等手段,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7、事后奖励政策:在科技创新、技改、人才引进等领域给予企业支持,鼓励其持续发展。
1、专业团队建设:组建专业招商团队或公司,给予奖励,提高招商积极性;对成绩突出者给予提拔。
2、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提高项目招商的精准性,掌握竞争主动权。
3、第三方招商:委托有口碑的第三方公司进行招商,发挥专业优势。
4、小型产业活动:举办论坛、沙龙和对接会,提高项目转化率。
5、飞地招商:在一线城市设立飞地,引导生产基地落户当地。
6、精准对接企业诉求:明确企业需求,提高落地率,形成“精准信息-有效对接-高效落地”的闭环。
孙小林先生还以“广州招商引资20条”为案例做了详细解析,该政策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如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资本招商、提供事后奖励等,有效吸引了高质量企业入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此次培训还特别针对地方平台公司进行了详细指导。平台公司在招商中面临巨大挑战,可采用明确产业定位,控制价格,争取政策支持,采用市场化手段组建专业团队,聚焦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项目,去化存量,以商招商,园区共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重视人才招商等方式。
此次培训中分享了大量真实案例,涵盖项目信息评估、考察与谈判、持续谈判等多个阶段。例如,在项目信息评估阶段,需综合考虑产业化时间、核心要素、本地采购方、能耗与用地等因素;在考察与谈判阶段,则需尊重投资方,听懂企业专业内容,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等因素;在持续谈判阶段,解决企业家痛点、尊重专业基金、了解投资方喜好与政治利益等成为关键。
培训还讨论了招商过程中的六大类风险及应对策略,包括环境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
1、环境风险:产业大环境发生巨变,产业布局逻辑变化。
2、政策风险:全球、国内相关产业和招商政策发生变化。
策略:合同经法制办审核,坚持老的老办法,新的新办法的思维。
6、廉政风险:招商过程及事后廉政风险,如做假外资、涉及到企业工程等。
策略:透明化决策流程;随着巡视组的常态化,随着监管手段的多样化,此块风险会越来越少。
同时,在此板块内容之外,揭露了部分电子信息类项目的欺骗行为,如借用厂房、夸大投资、政策到期后搬迁等,提醒招商人员提高警惕,加强尽职调查,确保招商项目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面对招商新局,地方正积极探索破局之道。识局深耕于此领域,早已掌握一系列相关法则。地方可通过优化环境、强化团队、精准对接、加强风险防范等多项举措,努力吸引高质量企业入驻,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识局也将继续分析行业热点咨询,助力各方一起共同成长!
